最新資訊
“請君入甕”乒乓打法新解(優個轉載)
發布時間:2014-11-24
“請君入甕”乒法解析, “三十六計”且分“勝戰計”(勝勢)、“敵戰計”(均勢)、“敗戰計”(弱勢)。當勝勢“扛順風旗”誰都會,“敗戰計”如“走為上”,兩軍對壘時保存實力,還可以不叫“敗”,體育比賽中可是“走”不得的,只得努力打起精神,爭取賽出水平了@-@,所以說,一般而論,“戰術”多是講在大體均勢(微弱優勢或少許劣勢)下爭取勝利的應對策略,畢竟實力才是第一位的,手上沒“槍”,心中自然發慌,哈哈。
說到戰術,業余愛好者大都有這樣抽象的概念,“以己之長攻敵之短”,或者簡單的“調正壓反”之類,一般沒有細化具體到不同的對手、比賽的不同階段,以至每一次發球、接發球等等。而場上形勢千變萬化,“己之長”未必長于敵之“短”,“己之短”也未必弱于敵之“長”,“計劃”還有可能趕不上“變化”,計劃不周更難免被動。
具體到每一個對手、每一個球,說來未免啰嗦,于我而言,一言以蔽之,“請君入甕”可矣。所謂“請君入甕”,就是以我為主,料敵機先,千方百計運用各種技術手段甚至眼神、表情等等引導、控制形勢向著有利于我方的方向發展,至少也得讓對方打得別扭。 知己知彼,百戰不殆。
.jpg)
對手多是水平大致相當的業余愛好者,各有千秋,無法盡述,先交代一下我的技術特點:
1、發球足以自得,正手轉不轉發球,下旋強,不轉動作基本相同(尚未爐火純青),左側上下旋急、長,正手逆旋轉欺騙性不小;
2、正手有一板沖、殺,反面偶爾有一板敲;
3、小球、推擋還說得過去;
4站位在近臺左側三分之一處,步法一般。 有了“甕”(多變的發球,搓、擺、推、撇等)用以控制局勢,還得有幾把“火”,如高吊、前沖、扣殺用來得分,接下來就要想如何“請”了。
必須清醒地認識到,作為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對手,對方豈能輕易俯首稱臣,必定會努力擺脫你的控制,爭取主動,要想如愿,就要多考慮幾種變化,一計不成,一計又生,“威逼”、“利誘” 兼施,“請君入甕”成了! 所謂“威逼”,就是以速度、旋轉、力量的變化,迫使對方打出高球、出臺球,以扣殺或前沖解決問題:
1、兩三次強下旋后,發不轉球,伺機沖、殺,太平常了,不宜多用,不可不用;
2、發左側急球到對方反手追身,迫使對方推(撥)起來或掛起來,如果回直線,直接沖直線,如果對方逼反手,以推擋堅決推其反手兩板后變其正手,對方的回球只能是直線或正手位斜線,一般就可以上手了;
3、發側身位直線上旋急球偷正手,伺機沖、殺,也是“不宜多用,不可不用”;
4、接發球一般要控制,不讓對方上手,第四板或第六板再挑、拱對方追身或變線,伺機沖、殺。
所謂“利誘”,就是揣摩對方心理,“錯引”或故意露出破綻,誘使對方上當:
1、發短下旋,做出準備扣殺的樣子;
2、側身位發左側下(防止對方沖、吊)向對方左側邊線,然后向正手位移動一點兒,一般球會下網或直接從左邊線出界,當然,也要注意反手位的防守,防止意外的發生;
3、側身位發逆旋轉球至對方反手位追身,或者相持中假側身,誘使對方變正手,然后撲正手沖;
4、相持實力略高于對方時,送對方中路偏正手讓對方勉強上手,反沖或反打。 當然,無論想得多么周全,場上的情況是瞬息萬變的,實力不濟也好,運氣欠佳也罷,被對手裝進“甕”里“烤一烤”也是難免的。
勝負一笑了之,刻苦修煉那三味真“火”,且聽優個小編下回分解吧!
您可以在蘋果的app store或者小米、華為、應用寶等各大安卓市場搜索“優個運動”APP,即可下載最新版本的優個網官方APP,體驗更多專業、正品、低價的運動裝備及健康產品!
期待你一直堅持運動,成就更好的自己!
優個小優為你加油!

相關資訊

微信掃一掃

熱門資訊
本文提及的相關商品



